早教的必要性和要点

 

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说明。 
1、人类大脑发育与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
      大脑的发育速度在5岁以前也是最快的,婴儿的脑重是39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/3 , 9个月时脑中达到66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/2,这一时期脑重增长几乎平均每天增长1克,速度最快。3岁左右的幼儿脑重达900-1011克,约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/3, 7岁时脑重达128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/10。大脑皮层逐渐依序成熟,到了四岁时,额叶发育基本成熟。在3岁之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,一定会事半功倍。
2、人类智能增长的“递减法则”
     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智能的增长有其“递减法则”,越早教育,其智能增长速度越快,反之则越慢。如果孩子在7-8岁之前全然不对其进行教育任其自流,那么这个孩子智能的增长几乎为零。印度狼孩卡马拉和阿马拉两姐妹,从刚出生就被狼叼走并养大,到她们8岁的时候被社会解救,但这时的两姐妹除了在生理方面还保持人类的特征以外,其它的生活习惯、走路姿势、语言完全就是狼的样子,一对牧师负责对他们进行恢复治疗,可是连续训练7-8年期间,她们只学会摇摆不稳的走路,会说六七个单词,仅此而已,并且姐姐卡马拉在16岁时就去世了。由此可见如果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,就会延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,大大降低孩子的智力水平。
3、抓住幼儿教育的关键期
      伟大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具有一定的敏感期,也就是说抓住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敏感期,对孩子长大以后学习以及教育都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,反之,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,即使以后投入再多的精力和方法去教育,效果也微乎其微。儿童秩序敏感期为0-3岁,运动敏感期为1-4岁,语言敏感期为0-3岁,精细动作敏感期为1.5-3岁。 感觉能力敏感期为0-5岁,学习生活规范和社会礼仪敏感期为2.5-4岁。由此可见,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摇篮期就开始有目的、有计划系统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。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:目前我们对大脑潜力的开发不到20%,“人类大脑的实际构造是由出生后的经验而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。”幼儿早期经验可极大地影响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。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刺激,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“营养素”,学龄前是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,尤其是生命头三年,由此可见,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,家长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。
4、机构早期教育的必要性
      机构早期教育也叫早期教育中心或亲子园,早教中心的课程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理,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.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设置而成。课程根据0到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,实行分龄制,一般三个月为一个班。在课堂上,老师家长孩子三位一体,课程形式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。课程内容涉及到语言,数理逻辑,大运动,精细,认知,自理,自然智能,人际智能等方面。在其乐融融的轻松氛围中,开发孩子的综合潜能,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。
早期教育有别于一般的教育,它是最早的亲子教育。教育的主体既有孩子更有家长。早教中心一方面为家长和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亲子互动的环境,增加亲子感情。另一方面,通过教具的操作,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动手和思考的机会,更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早期与他人交往的环境。3岁前接受机构早教的孩子,在进入幼儿园后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,人际交往,表现力以及自理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没有接受过机构早教的孩子。
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,也是终身的老师。三岁前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以家庭教育为主,所以好的早教中心除了课堂教学之外,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延伸,把先进的育儿理念以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传输给家长,让家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养育者。使机构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,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。
      目前,由于家长对早教的认识程度不同,以及机构早教收费偏高的问题,在咸阳、能够接受到机构早教的家长大致分为两个群体,一个群体是知识分子家庭,他们有早教的理念与意识;一个群体是经济比较好的家庭,他们能够接受早教的高收费。

早期教育是人一生的根基教育。它应该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需品,而非有钱人家孩子的奢侈品!从0岁开始就接受到系统、全面、科学的教育,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兴旺,对于家庭的和谐幸福,对于宝宝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!

 

 

早教的必要性和要点

 

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说明。 
1、人类大脑发育与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
      大脑的发育速度在5岁以前也是最快的,婴儿的脑重是39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/3 , 9个月时脑中达到66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/2,这一时期脑重增长几乎平均每天增长1克,速度最快。3岁左右的幼儿脑重达900-1011克,约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/3, 7岁时脑重达128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/10。大脑皮层逐渐依序成熟,到了四岁时,额叶发育基本成熟。在3岁之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,一定会事半功倍。
2、人类智能增长的“递减法则”
     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智能的增长有其“递减法则”,越早教育,其智能增长速度越快,反之则越慢。如果孩子在7-8岁之前全然不对其进行教育任其自流,那么这个孩子智能的增长几乎为零。印度狼孩卡马拉和阿马拉两姐妹,从刚出生就被狼叼走并养大,到她们8岁的时候被社会解救,但这时的两姐妹除了在生理方面还保持人类的特征以外,其它的生活习惯、走路姿势、语言完全就是狼的样子,一对牧师负责对他们进行恢复治疗,可是连续训练7-8年期间,她们只学会摇摆不稳的走路,会说六七个单词,仅此而已,并且姐姐卡马拉在16岁时就去世了。由此可见如果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,就会延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,大大降低孩子的智力水平。
3、抓住幼儿教育的关键期
      伟大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具有一定的敏感期,也就是说抓住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敏感期,对孩子长大以后学习以及教育都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,反之,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,即使以后投入再多的精力和方法去教育,效果也微乎其微。儿童秩序敏感期为0-3岁,运动敏感期为1-4岁,语言敏感期为0-3岁,精细动作敏感期为1.5-3岁。 感觉能力敏感期为0-5岁,学习生活规范和社会礼仪敏感期为2.5-4岁。由此可见,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摇篮期就开始有目的、有计划系统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。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:目前我们对大脑潜力的开发不到20%,“人类大脑的实际构造是由出生后的经验而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。”幼儿早期经验可极大地影响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。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刺激,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“营养素”,学龄前是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,尤其是生命头三年,由此可见,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,家长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。
4、机构早期教育的必要性
      机构早期教育也叫早期教育中心或亲子园,早教中心的课程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理,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.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设置而成。课程根据0到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,实行分龄制,一般三个月为一个班。在课堂上,老师家长孩子三位一体,课程形式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。课程内容涉及到语言,数理逻辑,大运动,精细,认知,自理,自然智能,人际智能等方面。在其乐融融的轻松氛围中,开发孩子的综合潜能,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。
早期教育有别于一般的教育,它是最早的亲子教育。教育的主体既有孩子更有家长。早教中心一方面为家长和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亲子互动的环境,增加亲子感情。另一方面,通过教具的操作,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动手和思考的机会,更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早期与他人交往的环境。3岁前接受机构早教的孩子,在进入幼儿园后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,人际交往,表现力以及自理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没有接受过机构早教的孩子。
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,也是终身的老师。三岁前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以家庭教育为主,所以好的早教中心除了课堂教学之外,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延伸,把先进的育儿理念以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传输给家长,让家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养育者。使机构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,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。
      目前,由于家长对早教的认识程度不同,以及机构早教收费偏高的问题,在咸阳、能够接受到机构早教的家长大致分为两个群体,一个群体是知识分子家庭,他们有早教的理念与意识;一个群体是经济比较好的家庭,他们能够接受早教的高收费。

早期教育是人一生的根基教育。它应该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需品,而非有钱人家孩子的奢侈品!从0岁开始就接受到系统、全面、科学的教育,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兴旺,对于家庭的和谐幸福,对于宝宝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!

 

儿童空间设计装饰领航者

 

 

早教的必要性和要点

 

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说明。 
1、人类大脑发育与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
      大脑的发育速度在5岁以前也是最快的,婴儿的脑重是39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/3 , 9个月时脑中
达到66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/2,这一时期脑重增长几乎平均每天增长1克,速度最快。3岁左右的
幼儿脑重达900-1011克,约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/3, 7岁时脑重达1280克,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/10。
大脑皮层逐渐依序成熟,到了四岁时,额叶发育基本成熟。在3岁之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,一定会
事半功倍。
2、人类智能增长的“递减法则”
     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智能的增长有其“递减法则”,越早教育,其智能增长速度越快,反之则越慢。如果孩子在7-8岁之前全然不对其进行教育任其自流,那么这个孩子智能的增长几乎为零。印度狼孩卡马拉和阿马拉两姐妹,从刚出生就被狼叼走并养大,到她们8岁的时候被社会解救,但这时的两姐妹除了在生理方面还保持人类的特征以外,其它的生活习惯、走路姿势、语言完全就是狼的样子,一对牧师负责对他们进行恢复治疗,可是连续训练7-8年期间,她们只学会摇摆不稳的走路,会说六七个单词,仅此而已,并且姐姐卡马拉在16岁时就去世了。由此可见如果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,就会延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,大大降低孩子的智力水平。
3、抓住幼儿教育的关键期
      伟大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具有一定的敏感期,也就是说抓住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敏感期,对孩子长大以后学习以及教育都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,反之,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,即使以后投入再多的精力和方法去教育,效果也微乎其微。儿童秩序敏感期为0-3岁,运动敏感期为1-4岁,语言敏感期为0-3岁,精细动作敏感期为1.5-3岁。 感觉能力敏感期为0-5岁,学习生活规范和社会礼仪敏感期为2.5-4岁。由此可见,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摇篮期就开始有目的、有计划系统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。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:目前我们对大脑潜力的开发不到20%,“人类大脑的实际构造是由出生后的经验而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。”幼儿早期经验可极大地影响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。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刺激,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“营养素”,学龄前是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,尤其是生命头三年,由此可见,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,家长是主要的启蒙教育者。
4、机构早期教育的必要性
      机构早期教育也叫早期教育中心或亲子园,早教中心的课程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理,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.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设置而成。课程根据0到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,实行分龄制,一般三个月为一个班。在课堂上,老师家长孩子三位一体,课程形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。课程内容涉及到语言,数理逻辑,大运动,精细,认知,自理,自然智能,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际智能等方面。在其乐融融的轻松氛围中,开发孩子的综合潜能,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。早期教育有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于一般的教育,它是最早的亲子教育。教育的主体既有孩子更有家长。早教中心一方面为家长和孩子们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创设了一个亲子互动的环境,增加亲子感情。另一方面,通过教具的操作,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动手和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考的机会,更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早期与他人交往的环境。3岁前接受机构早教的孩子,在进入幼儿园后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,人际交往,表现力以及自理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没有接受过机构早教的孩子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,也是终身的老师。三岁前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以家庭教育为主,所以好的早教中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心除了课堂教学之外,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延伸,把先进的育儿理念以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传输给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长,让家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养育者。使机构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,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。
         目前,由于家长对早教的认识程度不同,以及机构早教收费偏高的问题,在咸阳、能够接受到机
早教的家长大致分为两个群体,一个群体是知识分子家庭,他们有早教的理念与意识;一个群体是经
比较好的家庭,他们能够接受早教的高收费。早期教育是人一生的根基教育。它应该是每个孩子成长
必需品,而非有钱人家孩子的奢侈品!从0岁开始就接受到系统、全面、科学的教育,这对于国家的
展兴旺,对于家庭的和谐幸福,对于宝宝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!

 

浅谈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制作 

   环境与孩子始终共存,孩子既可依赖于环境,也能作用于环境,孩子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,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中的第一步,而教育系统中的方案教学、绘画表达、家园沟通等无不以创设环境为基础,而这种环境又体现了现代新的教育理念,然而幼儿园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,我们除了考虑要符合安全、健康、卫生等要求以外,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 
    1、  用空间,创造更多幼儿活动的场地 
    幼儿园的教室、及其他活动空间是建筑师依据相应的活动流量,人体 
工效学和建筑标准设计的,而繁多的家具、教具和玩具设施,往往与有限的空间产生冲突,保证儿童有宽敞的活动场地是幼儿园环境设计时要考虑的重点之一,在参观铃兰幼儿园时,我发现铃兰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们在思考、规划整个空间的设计时倾注了极大的心力,空间通过许多方式显现出创造者的教育机智,室内有多种大小不同的区域,有游戏区和工作坊,相对封闭与较为开放的空间以适当的比例来安排,以迎合幼儿走动式、站立式、个人式、和小组式的学习方式,丰富多彩的低结构材料,充满着发现和宁静的气氛,可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,走廊、门厅、拐角、通道处、专用室都合理地利用起来,都是开放式的,随处可见幼儿成长的足迹,有孩子们充满着雅趣的自我表达,有个人和集体的生活里程和日常活动的记录,有孩子们与家长的杰作等等. 
    1、  适应儿童需要,色彩亮丽自然,创造出有美感的整体效果 
    幼儿喜欢亮丽和谐的色彩,这既是他们的生理、心理特点所致,也是他 
们生理、心理发展的需要,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色调必须与儿童生动活泼的特性相匹配。 
    在色彩学上,高明度、高饱和度的颜色,暖色,高对比性的色彩处理,可以使人产生欢快、明朗、兴奋的心情,而低明度、低饱和度的冷色,低对比性的色彩处理,则带来安静、幽雅、阴郁的效果,我园在环境创设中,采用莓红、豆黄、绿色及湖蓝,在大门、园墙、围栏和主要家具上以不同比例反复出现,形成主色调,这几种颜色颇具感情和自然气息,互相对比搭配可以形成欢快、亲切、活泼的色彩氛围,环境创设从构思、设计到制作完美,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,色彩的使用和选择对形成整体美感起着重要的作用,教师应以整体环境效果出发,选择主导色彩,不要五光十色,让人眼花缭乱。生动有趣、赏心悦目的幼儿园空间环境能给幼儿以耳濡目染,使幼儿形成对美的事物,美的境界的追求精神,赞赏态度以及欣赏能力。 
    2、  依据不同年龄特点,体现成长过程 
    幼儿从小班到大班虽没相差几岁,但其身高、体态、活动能力、兴趣、情感差别很大,我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,精心设计,使环境与幼儿成长“同步”,不同年龄的孩子使用不同高度的桌椅、玩具柜,一般幼儿园都能做到班里的储物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,从形状、大小、高度色彩上通盘考虑, 
    给低幼儿童班级设计和制作用具时,设计了尺寸合理、色彩亮丽、外形有趣的物件,让低幼儿产生愉悦、安全、温馨的感觉,2-3岁是动感的年龄,童话的年龄,孩子除了睡觉之外,总是在不停地活动,对小动物也颇有兴趣,因此橱柜的形状设计可以蕴涵动感和童话意味,中、大、班的设施则以较规整的造型和较协调的色彩为宜,圆形、菱形的桌椅以及高明度的蓝绿色系,体现出活泼中显理性的环境气氛。 
   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总有许多不足和遗憾,幼儿园环境建设的思路、制作在不断地创新、我们期待更多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这方面有更成功的探索和实践。

浅谈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制作 

   环境与孩子始终共存,孩子既可依赖于环境,也能作用于环境,孩子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,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中的第一步,而教育系统中的方案教学、绘画表达、家园沟通等无不以创设环境为基础,而这种环境又体现了现代新的教育理念,然而幼儿园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,我们除了考虑要符合安全、健康、卫生等要求以外,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 
    1、  用空间,创造更多幼儿活动的场地 
    幼儿园的教室、及其他活动空间是建筑师依据相应的活动流量,人体 
工效学和建筑标准设计的,而繁多的家具、教具和玩具设施,往往与有限的空间产生冲突,保证儿童有宽敞的活动场地是幼儿园环境设计时要考虑的重点之一,在参观铃兰幼儿园时,我发现铃兰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们在思考、规划整个空间的设计时倾注了极大的心力,空间通过许多方式显现出创造者的教育机智,室内有多种大小不同的区域,有游戏区和工作坊,相对封闭与较为开放的空间以适当的比例来安排,以迎合幼儿走动式、站立式、个人式、和小组式的学习方式,丰富多彩的低结构材料,充满着发现和宁静的气氛,可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,走廊、门厅、拐角、通道处、专用室都合理地利用起来,都是开放式的,随处可见幼儿成长的足迹,有孩子们充满着雅趣的自我表达,有个人和集体的生活里程和日常活动的记录,有孩子们与家长的杰作等等. 
    1、  适应儿童需要,色彩亮丽自然,创造出有美感的整体效果 
    幼儿喜欢亮丽和谐的色彩,这既是他们的生理、心理特点所致,也是他 
们生理、心理发展的需要,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色调必须与儿童生动活泼的特性相匹配。 
    在色彩学上,高明度、高饱和度的颜色,暖色,高对比性的色彩处理,可以使人产生欢快、明朗、兴奋的心情,而低明度、低饱和度的冷色,低对比性的色彩处理,则带来安静、幽雅、阴郁的效果,我园在环境创设中,采用莓红、豆黄、绿色及湖蓝,在大门、园墙、围栏和主要家具上以不同比例反复出现,形成主色调,这几种颜色颇具感情和自然气息,互相对比搭配可以形成欢快、亲切、活泼的色彩氛围,环境创设从构思、设计到制作完美,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,色彩的使用和选择对形成整体美感起着重要的作用,教师应以整体环境效果出发,选择主导色彩,不要五光十色,让人眼花缭乱。生动有趣、赏心悦目的幼儿园空间环境能给幼儿以耳濡目染,使幼儿形成对美的事物,美的境界的追求精神,赞赏态度以及欣赏能力。 
    2、  依据不同年龄特点,体现成长过程 
    幼儿从小班到大班虽没相差几岁,但其身高、体态、活动能力、兴趣、情感差别很大,我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,精心设计,使环境与幼儿成长“同步”,不同年龄的孩子使用不同高度的桌椅、玩具柜,一般幼儿园都能做到班里的储物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,从形状、大小、高度色彩上通盘考虑, 
    给低幼儿童班级设计和制作用具时,设计了尺寸合理、色彩亮丽、外形有趣的物件,让低幼儿产生愉悦、安全、温馨的感觉,2-3岁是动感的年龄,童话的年龄,孩子除了睡觉之外,总是在不停地活动,对小动物也颇有兴趣,因此橱柜的形状设计可以蕴涵动感和童话意味,中、大、班的设施则以较规整的造型和较协调的色彩为宜,圆形、菱形的桌椅以及高明度的蓝绿色系,体现出活泼中显理性的环境气氛。 
   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总有许多不足和遗憾,幼儿园环境建设的思路、制作在不断地创新、我们期待更多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这方面有更成功的探索和实践。